【金融环境】
首府呼和浩特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17家,其中,银行机构39家,保险机构41家,证券机构47家,小额贷款公司78家,担保公司12家。培育蒙牛、伊利等上市公司9家,培育赛科星、浩源新材等具备上市条件的新三板企业23家。新区有上市企业4家,培育新三板企业3家。新区 “金融小镇”项目全面开工建设,相关配套政策正式出台。
【教育科研】
2016年,驻呼普通高校共有24所,在校生23.77万人。拥有内蒙古大学、内蒙古师范大学、内蒙古工业大学、内蒙古医科大学、内蒙古农业大学、内蒙古财经大学、呼和浩特民族学院、内蒙古艺术学院、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、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等10所本科高校,在校本科生14.86万人;拥有呼和浩特职业学院、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学院、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、内蒙古建筑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14所,在校专科生8.91万人;拥有成人高校1所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9所、普通中学108所、小学208所、幼儿园348所。年末普通中学在校生14.0万人、小学在校生17.5万人、在园幼儿6.7万人。
呼和浩特拥有各类研发机构298家、重点实验室12个、院士工作站9家、高新技术企业168家,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。目前,新区与清华大学共建大数据计算系统联合研究中心,筹划成立新区大数据研究院、蒙医药研究院、清洁能源等研究院。
呼和浩特市拥有科技创新载体40个,创众空间试点基地16家,企业孵化器10家,组建科技创新团队52个。国家级大学科技园、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、金桥留学人员创业园、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客中心等一批双创基地建成投用,新区已引进微软创新孵化器基地项目,初步形成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。
【文化旅游】
呼和浩特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,文化馆11个,公共图书馆10个,博物馆5个,广播电视台7座,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.1%。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0.2万户,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.1%。
呼和浩特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,拥有4a级景区10所。市区内有众多历史遗存,有战国赵、秦汉、明朝的古长城;有北魏盛乐古城遗址;有见证胡汉和亲、被誉为民族团结象征金字塔的昭君博物院;有内蒙古建立最早、地位最高,影响最大的黄教寺庙大召寺。有清王朝管辖漠南、漠北等地74位将军戍边居住的将军衙署;有现存我国和世界唯一的蒙文标注的天文石刻图的金钢座舍利宝塔(五塔寺);有发现世界上年代最早纸币“中统元宝交钞”的辽代万部华严经(白)塔;有清康熙帝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的公主府;有号称“召城瑰宝”的席力图召。有乌兰夫纪念馆、乌兰夫故居和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旅游景点。
境内还有哈达门高原牧场、黄河老牛湾长城文化旅游区、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、“塞外西湖”哈素海、伊利和蒙牛两大工业园区的工业旅游、国家级大青山生态保护区,以及乡村、民俗、红色旅游等精品特色旅游项目。周边有辉腾锡勒草原、格根塔拉草原、召河、响沙湾等草原和沙漠。
新区境内拥有盛乐古城遗址、南山公园、神泉生态旅游、昭君博物院、蒙牛工业旅游区等丰富旅游资源,在首府旅游资源的带动下,正在积极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。
【医疗保障】
截止2016年,呼和浩特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017个,三级甲等医院5个;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17596张,卫生技术人员24563人,执业医师、助理医师9461人。在主动享有首府优质医疗资源的基础上,新区正在谋划建设三级甲等国际医院,为发展健康产业、养老产业夯实基础。
【商务休闲】
首府服务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近70%,新区距离首府25公里左右,在主动接受首府第三产业辐射带动的基础上,按照新区总体规划,未来将规划配套一批功能齐全、设施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。
【酒店购物】
首府拥有香格里拉、喜来登、新城宾馆、内蒙古饭店、昭君大酒店、万达文华、国航大厦等星级、品牌酒店30余家,万达广场、维多利、民族商场、摩尔城、嘉茂购物中心等购物中心及星巴克等咖啡、餐饮近千家。新区根据城市未来总体发展规划,在行政区规划建设酒店购物商业中心。
【政务环境】
建立“省级决策领导、新区独立建制、市区融合发展”的管理体制,践行“小政府、大社会”管理理念,享有盟市级管理和自治区经济管理权限,为新区高效运转提供体制保障。
探索成立审批委员会制度,组建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,建立“一站式”服务体系,实现“一枚公章管审批”。积极推行省、市、县三级受理,新区一级审批模式。对入驻新区的产业项目,除国家有关法律、法规已有明确规定及中央管理的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外,新区内免收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,实行“零收费”政策。
新区政策保障优势突出。在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、自治区优惠政策叠加基础上,根据发展需要,自行制定招商引资政策体系,能够保障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。